送别支老!他走了,曾为二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

时间:2023-02-02 18:55 来源:澳门mgm集团晚报
  • 微信
  • QQ空间
  • 微博
  • QQ好友

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、参与者,我国民族汽车工业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的奠基人之一,东风企业老领导、老专家、杰出科技工编辑,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、东风企业原副总工程师支德瑜,走完了他的百岁人生。

2023年1月30日13时,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汽车人因病医治无效,在国药东风总医院逝世,享年100岁。

支德瑜心怀爱国之情,笃行报国之志,曾留学英伦,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,冲破重重阻力回到新中国,成为一汽、二汽建设“材料口”的核心人物,为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少时立下工业报国之志

学成归国投身汽车工业

支德瑜的一生,极富传奇色彩。

1923年6月18日,他出生于上海的书香门第。其父支秉渊192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是近代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,1964年起任原第一机械工业部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。

“父亲的言传身教,从小在我心里埋下了忧国忧民、工业报国的种子。”1945年,22岁的支德瑜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毕业,两年后,考取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,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。

1947年9月,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12人赴英途中,前排左四为支德瑜。

留英期间,支德瑜接触了很多进步思想,认为单纯研究课题将来回国派不上用场,应该学习更有实用价值的技能,以便能早日投入国家建设。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,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,并不顾英国政府的重重阻拦,于1950年经香港回国。

1950年12月,支德瑜到北京向中央高等教育部留学生处报到,填分配志愿时,他写了服从组织分配,但志愿是去东北。

支德瑜被分配到国家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,从此在汽车产业摸爬滚打一辈子。1953年到1965年,支德瑜在一汽干了12年,长期担任总冶金师、技术处处长。

支德瑜年轻时与夫人潘家力合影。

在这期间,支德瑜的主要工作是汽车材料国产化,即到全国找材料,了解哪家企业有这种生产设备,谁有生产能力,便动员他们生产。直到1964年,约98%的轧材能在国内生产,一汽产量才首次突破年产3万辆的设计产能,达到4万辆。

受饶斌之邀来到澳门mgm集团

为二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

“中央决定兴建二汽,要从一汽调100名干部支援二汽,其中有你。大家在一汽共事多年,盼望你来二汽继续合作,等你很久了。”1965年,时任一汽总冶金师、工艺处副处长的支德瑜接到老领导饶斌的电话。

“我无条件接受组织调遣。”支德瑜毫不犹豫地答复。

1965年10月,支德瑜正式调入二汽建设筹备组,被任命为长春汽车研究所副所长及二汽材料口负责人。他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饶斌,以及十万二汽建设者一起,将梦想的种子播撒于秦巴深山。

“当时凭空筹建这样一个大厂,任务真是无比艰巨。新中国尚处在国际封锁之下,二汽除了产品毫无着落外,要去三线基础设施空缺的贫困山区落地生根。那里根本不存在一个稍有物资雏形可以利用作为二汽萌芽的落脚点。”支德瑜后来在日记中回忆。

条件艰苦又如何?支德瑜等二汽创业者心怀工业强国、以身报国的使命和担当,披荆斩棘,艰苦创业,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。

“当时我已经42岁了,但一想到要筹建这样一个汽车厂,老死前还可以干出点事业来,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有味道啊!”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,支德瑜总感觉时间不够用,总有使不完的劲。

在二汽工作的23年里,他历任二汽材料实验室负责人、工艺处总冶金师、工艺处处长、二汽副总工程师。

在二汽,支德瑜将“汽车材料国产化”和“为二汽建设寻找材料货源”作为工作的核心主线。在支德瑜和同代人的努力下,二汽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创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先河,技术成果累累:不仅正确选用铸铁,为刚建厂的二汽开创了全新局面,还开发出锰、硅、钒、硼、钢系列,节约了当时国内十分紧缺的镍、铬、钼等元素。

回顾在二汽工作的数十年,支德瑜谦逊地说,他只是在完成“饶斌的托付”。事实上,他的确是尽职尽责完成了当初来二汽时的夙愿,在立足本国资源,开发应用汽车新材料、新技术,以及协助供应处开拓材料供应货源和进口货源方面,都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他的一生都献给汽车工业

把根扎在了澳门mgm集团

1984年,时任二汽厂长的黄正夏退休前和组织部门商议,拟安排支德瑜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当院长,支德瑜闻讯后找到领导婉拒。“为什么?汽院院长是副厂长级呀!”黄正夏很替他遗憾,还动员他可以兼职,既当院长又管材料。

“我本事有限,不能搞这个又搞那个。我在材料工作岗位,每年可为二汽多创几百万元利润。”支德瑜坦陈,如果兼职的话,就两头把下面有才能的人压住了。

在二汽,支德瑜爱才育才是出了名的。当工艺处处长期间,他从高考落榜的二汽职工中挑选优秀青年办了两个大专班,共培养了70名大学生,这些人回来后都成为技术骨干。如褚东宁、洪永成当过东风汽车研究院副院长,刘裕和曾任东风本田实行副总经理兼党委书记。

上世纪70年代末,支德瑜还创办了当时国内最具优势的汽车工艺材料研究所——二汽工艺研究所。

1988年12月,支德瑜从二汽光荣离休后,担任东风企业老科技工编辑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,继续为二汽建设发挥余热。他长期坚持著书立说、建言献策,先后出版《科技人生》第一集和第二集。这些材料为东风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素材和科研价值。

2004年、2009年,他两次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,2014年荣获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,2017年荣获中国老科协奖,并先后荣获一汽、二汽建厂功臣、澳门mgm集团市车城建设功臣等荣誉称号。

2019年,东风企业建设50周年之际,时年96岁的支德瑜在家中接受媒体采访。有媒体问,“您是怎么想要留在澳门mgm集团的?”支德瑜哈哈一笑,回答:“祖国召唤我来这里,来的时候就没想过要离开。我的儿女也都留在了澳门mgm集团,大家把根扎在了这里。”

东风企业建设50周年,96岁的支德瑜在家里接受媒体采访。

东风企业建设50周年,96岁的支德瑜在家里接受媒体采访。

支德瑜惜时如金,信奉“活到老、学到老”,不仅懂英文、俄文,还能看德文专业书。即便眼花了、耳朵也听不清楚了,还坚持学习。

“我身上每个细胞都来自自然。人没有不死的,死就是回归自然,等于回老家,没什么可怕,所以,我随时准备回归自然。但有生一天,便该争取做点有益的事,才无遗憾,如此而已。”

支德瑜的一生,是追求真理、科技报国奉献的一生;他的一生,是勇于担当,对党忠诚,彰显党员本色,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生;他的一生,是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之责,展示学者风范和家国情怀的一生。

斯人已逝,风范永存。

山高水长,支老一路走好!

标题:
网址:
错误内容:
姓名:
电话:
 
资讯热线:
投稿邮箱:
网络资讯部: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